發表文章

在 Mac 上切換 PHP 版本

圖片
在 Mac 上切換 PHP 版本 如果你是使用 Liip PHP 替你的 Mac 安裝 PHP 的話,那麼恭喜你,切換 PHP 版本會變得非常簡單。 安裝任何 Liip PHP 之前,做好備份! 雖然切換版本很簡單,但也有應注意事項!!! 安裝 Liip PHP 後,會覆蓋原本在 /ect/apache2 目錄底下的設定檔案 ,所以在安裝任何 Liip PHP 之前, 記得先做好備份 ,以便將設定復原。 更好的做法是,把自己客製化的設定,額外拉出一個設定檔案。等安裝完成後再 Include 即可。 一但做好備份後,就可以開始進行安裝囉! 如何切換 PHP 版本 當您同時安裝多個版本的 Liip PHP 時,可以在 /usr/local 目錄下看見所有版本的 PHP : 根據 Liip PHP 的設定,不論您安裝任何版本, Liip PHP 一律會從 /usr/local/php5 這個路徑執行 PHP 。 然而 /usr/local/php5 只是一個捷徑,並且指向這個目錄下其中一個版本的 PHP: 由此可知,如果 想要切換 PHP 版本,只需要替換 php5 這個捷徑即可 。 切換捷徑即可替換 PHP 版本 cd /usr/local rm php5 ln -s php5-7.3.0alpha3-20180705-141106 php5 快速切換 PHP 版本: 如果每次切換版本都要手動砍捷徑太麻煩了,也可以寫一個 Base Shell 指令稿來替你切換版本。 首先新增一個 switch_php.sh 檔案: #!/bin/bash # 使用方法: # ./switch_php.sh <version> # ./switch_php.sh php5 # ./switch_php.sh php7 # activate php56 if [ "$1" == "php5" ]; then sudo rm /usr/local/php5 sudo ln -s /usr/local/php5-5.6.14-20151002-085853 /usr/local/php5 echo "activated p

針對「檔案」自動校正中文文案排版工具

圖片
自動校正中文文案排版(For 檔案) 資料來源: WadeHuang1993/github 此工具針對「檔案」校正中文文案的排版,統一中文文案與排版格式皆參考 中文文案排版指北 。 此工具是基於 NauxLiu/auto-correct 做出來的「自動中文排版工具」。 此工具只在 Command-Line 模式中運行 安裝要求: PHP 5.6+ 安裝: 將 AutoCorrectChineseTypesetting Clone 下來即可。 使用說明: AutoCorrectChineseTypesetting 必須在 PHP-CLI 模式下進行: 將要進行排版的檔案放到 AutoCorrectChineseTypesetting 目錄下。 使用 PHP-CLI 執行 AutoCorrect.php 校正中文文案排版。 AutoCorrect.php 會自動將校正完成的檔案輸出至 Outputs 目錄內。 步驟: 在 Command-Line 模式中: cd path/to/AutoCorrectChineseTypesetting php AutoCorrect.php -i InputFile -o OutputFile 若 OutputFile 沒定義的話,預設輸出的檔案名稱會與輸入檔案名稱相同。 可用參數: -i 要做排版的檔案名稱。 -o 輸出的檔案名稱(可選)。 -a 新增校正辭彙庫(可選,可多次新增)。 -h 查看使用說明。 新增辭彙庫 -a 參數提供了新增辭彙庫的功能: 將您要新增的辭彙庫(xxx.php)放置於 dictionary 目錄下。 執行 AutoCorrect.php 並使用 -a 參數加載辭彙庫。 可多次使用 -a 參數,加載多個辭彙庫。 辭彙庫必須為 *.php 檔案,其內容為: <?php return [ # '校正前的字詞' => '校正後的字詞', /** * ...將您的新詞彙加入於此。 */ 'docker' => 'Docker' , '

用 KanbanFlow 做時間管理,督促自己工作!!!

圖片
用 KanbanFlow 做時間管理 不論上班或私事,我都喜歡使用 kanbanflow.com 這套工具來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進度。 Kanbanflow 是一個專案管理工具,可以用來協同開發。使用 Kanbanflow 能快速列出清晰易的讀待辦事項(To-Do List),並將待辦事項分成 To-Do 、 Do Today 、 In Progress 、 Done 四種狀態。 你可以把工作與生活瑣事,全部整理成有「 明確行動 」的待辦清單,讓你能夠一眼清楚所有事務的內容與進度。 Tips:除了以上四種狀態以外,當然也可以自己新增/刪除新的 狀態。 待辦清單不能只是備忘錄,還要清楚列出「下一步行動」 明確化你的下一步行動 使用 KanbanFlow 的時候,強烈建議實施 微亮計畫 去管理自己的計劃,讓待辦清單督促自己做事,提升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效率。 以下摘錄自 微亮計畫 : 被事情淹沒的時候,先確保有達到基本款,在追求進階版。 基本款:達到基本要求所需要的時間 進階版:達到心滿意足的程度需要的時間 微亮計畫重點: 盡量一次只做一件事,最多三件事,否則會降低工作效率。 把一週內想做的事情全部寫上去。 標出 24 和 48 小時內真的要完成的事情。 預估個別需要的時間(分「基本款」、「進階版」兩種時間)。 兩天過後再循環一次 推薦閱讀: 經理人 - TO DO LIST 這樣用才對! 微亮計畫 ​

讀書心得#重構JavaScript 3.1.2. 高階與低階(Hight-level and low-level)

圖片
3.1.2. 高階與低階(Hight-level and low-level) 高階與低階一詞在程式的世界中很常見,越高階的程式碼越抽象,越低階的程式碼越多實作。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人可能已經開始神遊,不過現在讓哥帶你釐清如何辨別高階與低階。 註: 「高階」也常以 「Client」 一詞做取代 。 低階程式 首先來看低階程式碼,越低階的程式碼越接近底層。一般來說我們都懂, 越底層的程式碼越複雜 ,這是因為物件導向開發傾 封裝複雜的過程 ,以便重複利用。 這個概念其實在開發過程中也常碰到,以 jQuery 的 ajax (非同步連線)作舉例,你知道 jQuery 在封裝 ajax 之前有多複雜嗎?? 在 ajax 沒有被封裝之前,程式碼長這樣 : // If url is an object, simulate pre-1.5 signature if ( typeof url === "object" ) { options = url; url = undefined ; } // Force options to be an object options = options || {}; var // Create the final options object s = jQuery.ajaxSetup({}, options), // Callbacks context callbackContext = s.context || s, var // Create the final options object s = jQuery.ajaxSetup({}, options), // Callbacks context callbackContext = s.context || s, // Context for global events // It's the callbackContext if one was provided in the options // and if it's a DOM node or a jQuery collection globalEventContext = callbackContext

讀書心得#重構JavaScript 3.1.1 測試覆蓋率 Coverage

圖片
測試的術語 3.1.1 測試覆蓋率 Coverage 測試覆蓋率以百分比表示,用來測量有多少行程式碼已經被 測試程式 執行過。 如果你的程式碼有 4 行,但只有其中 3 行被測試程式執行過,那麼測試覆蓋率就會是 75%。剩下的 25% 可能是應該要廢棄的程式碼,或者是不屬於這個類別的工作責任,應該被移動至屬於他的地方。 以下列出多種測試覆蓋率的用途: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用途 函式覆蓋率 Function Coverage 確保每一個方法至少執行一次,且沒有發生錯誤。 行數覆蓋率 Line Coverage 確保程式每一行至少執行一次,且沒有發生錯誤。 決策覆蓋率 Decision Coverage 確保每個以真偽 (true/false) 控制程式走向的分支,至少被執行一次且沒有發生錯誤。 條件覆蓋率 Condition Coverage 確保每個分支是至少執行一次,並且沒有發生錯誤。 注意:為了滿足決策覆蓋率與條件覆蓋率有多個分支,必須針對每個分支的情境撰寫一個測試案例。 對測試覆蓋率的觀點: 覆蓋率數據只能代表你測試過哪些代碼,不能代表你是否測試好這些代碼。 不要過於相信覆蓋率數據。 測試人員不能盲目追求測試覆蓋率,而應該想辦法設計更多更好的案例,哪怕多設計出來的案例,對覆蓋率一點影響也沒有。 結論: 測試人員不應該為了滿足測試覆蓋率而撰寫測試案例,應該要以「使用情境」撰寫測試案例。 ​

讀書心得#重構JavaScript 1. 什麼是重構?

圖片
什麼是重構? 重構是一系列的等量變換 系統重構,就是在的 不改變軟體外部行為基礎上,改變軟體內部的結構 ,使其更易於閱讀、易於維護、易於擴充與易於變更。 持續不斷地對系統的內部品質進行改善與改進,就是重構的價值。 1.1 如何確保行為不被改變? Ans: 單元測試、版本控制 單元測試 進行重構之前,務必先替程式碼撰寫單元測試。確保每個方法的「 輸出結果符合預期結果 」之後,才可進行重構。 接下來 每重構一小步,就立刻執行一次單元測試 ,確認被重構的方法「行為沒有因為重構而被改變」。 只有測試通過了,這次重構才算成功! 版本控制 一般會採用 小步快跑 的方式進行重構,一次只重構一小部分,重構完馬上執行測試,測試通過後立刻上傳至 版本控制 (Git 或 SVN)。 這麼做的原因是,一但某個修改測試不通過,則還原回來。小步快跑可以讓重構的過程中,以最快速度發現修改的問題,將因重構錯誤帶來的損失減到最小! 畢竟人不可能避免犯錯:-P 1.2 為什麼我們不在意實作細節? Ans: 重構時只在乎受測程式的「輸出結果」與「預期結果」是否保持一致 。 因此,對一個物件進行測試時,只需要測試其公開方法(Public Methods),並不需要測試受保護方法(Protected Methods)與私有方法(Private Methods)。正確的設計下,測試完所有公開方法後,所有的受保護方法與私有方法都會被執行完畢。若出現沒有被執行的方法,表示該方法該被遺棄,或移動至屬於這個方法的類別。 1.3 為什麼不在意不明確且未測試的行為? Ans: 還沒確定一段程式碼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之前,不可以對其進行重構! 遇到一段行為不明確的程式碼,可以對其撰寫單元測試,利用輸入的資料與輸出結果,來理解這段程式碼的用意與行為。 當這段程式碼有單元測試保護的情況下,才可對其進行重構。 1.4 為什麼不關注效能? Ans:一般來說, 不會在剛開始重構的階段就去在意效能,只在意程式碼是否有保持正確的輸出 。 但是如果一個實作在太慢,我們就有必要先修改實作了! 如何對效能進行測試?透過 Benchmarking 套件,可以將執行函式的時間點當作「輸入」,並將運作完成的時間當作「輸出」。取時時間差回

單元測試法則

圖片
單元測試法則 What should we test? Incoming & Outgoing Messages 上圖表示一個物件是如何被測試的。 測試物件的時候,你可以發現受測物件會 接收 與 發送 訊息: Incoming Messages 表示呼叫受測物件的訊息 Outgoing Messages  表示受測物件 傳遞 給其依賴物件的訊息 訊息可以被傳進物件,也會被物件傳遞出去(如上圖你可以看見有訊息進入物件,也有訊息從物件出去)。 進行測試時,你只能對物件傳遞訊息,沒有辦法看見物件的內部。這就是為什麼要 測試介面,不要測試實作。 (testing the interface, and NOT the implementation.) 測試介面讓我們可以隨意切換實作類別,並且不破壞測試程式。 Query & Command Messages 除了 Incoming & Outgoing Messages 以外,訊息還分為 Query 與 Command 兩種: Query Message: messages return data without changing anything. 只返回 Data,不做修改任何物件屬性的訊息 不會替應用程式帶來副作用。 Command Message: messages modify data without returning any data. 只修改物件屬性,但不返回任何 Data 訊息 一定會有副作用。 合併的 Command 與 Query 訊息: 這種訊息除了修改資料與回傳資料外,還可能有隱藏的副作用。 (如新增一筆 user 資料並返回新的 user ID,但是 DB 內的 ID 自動 +1) 在商業邏輯一定要使用合併訊息時,一定要確保這些訊息不能含有意料外的副作用。 Test Double 為什麼要 Test Double? 1. 隔離依賴: 單元測試目的是要測試受測物件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,如果連受測物件的依賴物件也一起進行測試,那就叫做 整合測試 了。 因此單元測試需要隔離依賴。 2. 要求快速: 單元測試的時間應該